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1年7月15日(星期四)下午4時30分舉行吹風會,財新智庫高級研究顧問、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解讀202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2021年上半年經濟運行的若干特點 ——許憲春教授
謝謝主持人!各位記者,大家好!
非常高興參加國務院新聞辦的吹風會,非常榮幸能夠和大家進行交流。剛才姚總講了如何看上半年的經濟形勢以及經濟運行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我從兩個角度談一下關于上半年經濟運行的若干特點,一是從生產角度,二是從需求角度。
從生產角度,我認為有四個特點值得關注。一是GDP同比增速較高,呈持續恢復態勢。今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已經發布了數據。上半年,GDP同比增長12.7%,兩年平均增長5.3%,比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這表明中國經濟呈持續恢復態勢。
二是第二產業增加值增速最快,對經濟增長支撐作用明顯。上半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6.1%,無論是同比增速還是兩年平均增速,在三次產業中都是最高的,對上半年經濟增長支撐作用明顯。
三是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兩年平均4.9%,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55.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53%。我推算了一下,第三產業拉動上半年經濟增長約6.7個百分點,就是說,在12.7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中,約6.7個百分點是第三產業貢獻的。
四是第二產業恢復較快,第三產業恢復相對較慢。上半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6.1%,高于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1.1個百分點,所以恢復還是比較快的;第三產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4.9%,低于2019年同期2.3個百分點,恢復相對較慢。這是從生產角度,我認為有四個特點值得關注。
從需求角度,我認為有以下三個特點值得關注。一是三大需求共同拉動經濟增長,其中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起主要拉動作用。上半年,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61.7%,拉動經濟增長約7.8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在12.7個百分點的經濟增長中,約7.8個百分點是由消費需求拉動的,與去年同期消費需求向下拉動經濟增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去年一季度和上半年,消費需求都對經濟增長起向下拉動作用。
二是投資需求持續穩定恢復,對經濟增長起重要拉動作用。上半年,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19.2%,拉動經濟增長約2.4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起重要拉動作用。
三是凈出口需求表現較好,有效拉動經濟增長。上半年,凈出口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19.1%,拉動經濟增長約2.4個百分點,有效拉動了經濟增長。
以上從兩個角度,一是從生產角度,二是從需求角度,概括了上半年經濟運行的一些特點。謝謝!

202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吹風會現場
媒體提問環節——許憲春教授問答部分實錄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們從上午的發布會當中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服務業持續復蘇,怎么看待它對于整體經濟恢復的作用?另外,疫情發生以來,包括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一些現代服務業表現比較突出,同時又有部分服務行業增長是偏慢的,您怎么評價?謝謝。
許憲春:
謝謝提問!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上半年統計數據。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兩年平均增長4.9%。與第二產業相比,上述增速是偏低的,因為上半年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兩年平均增長6.1%。但是由于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較高,上半年是55.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所以對經濟增長起主要拉動作用。
上半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有兩極分化的情況?,F代服務業,例如,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3%,兩年平均增長17%左右,增速較快。1-5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利潤總額增長27.4%,兩年平均增長12.5%,高于規模以上服務業利潤總額4.2個百分點。同時有些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較低,例如批發和零售業,兩年平均增速比較低,明顯低于疫情之前2019年同期增速。住宿和餐飲業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這些接觸型的服務業受疫情影響比較嚴重,兩年平均仍然是負增長??傊?,上半年,服務業出現兩極分化的情況,現代服務業增長比較快,接觸型或者是較為傳統的服務業增速比較低,甚至兩年平均是負增長。
實際上,近些年現代服務業發展一直是比較好的,例如,2017-2019年,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3%左右。我們知道,這段時期,經濟增長速度是回落的, 2017年經濟增長6.9%,2018年增長6.7%,2019年增長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保持20%多的增長,對減緩經濟增速下降起到了重要作用。去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對經濟產生嚴重沖擊,GDP下降6.8%。在這種情況下,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逆勢增長,增速13.2%,拉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如果說沒有這個行業13.2%的增長,GDP的下降幅度就不是6.8%了。如果這個行業也是負增長的話,GDP的下降幅度會更大。第二、第三、第四季度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一直保持較快增長,二季度增長15.7%,三季度增長18.8%,四季度增長19.7%,呈逐季上升的走勢,對經濟增速逐季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
所以,現代服務業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明顯,對前些年經濟增速的回落起到抑制作用,對去年一季度的經濟下降起到減緩的作用,對后三個季度經濟增速的恢復起到了重要作用。將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我認為現代服務業還會保持較快增長,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謝謝!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財新智庫高級研究顧問許憲春
紐約時報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在過去十年間,我們從沒有看到過像今年這樣如此巨大的名義GDP和實際GDP之間的區別。我的問題是,為什么會產生如此大的差別?這是否意味著有嚴重的通脹產生?第二個問題,在汽車銷售如此疲軟的情況下,零售品銷售是如何保持較高增速的?謝謝。
許憲春:
我